开年至今,我们可以看到,广州楼市风向骤变,房地产最黑暗的时刻正在慢慢过去。
先有限价放松、利率下降、六部委发声,后有一手住宅均价突破4万大关,创下历史高峰。
要知道,广州房价冲上3字头的时候,是在2020年10月。
按此推算,“3进4”只花了16个月左右,这个周期,比“2进3”的28个月缩短了整整一年时间! (数据:克而瑞)
看到这里,除了年少错过的悔不当初,淘房君不禁想起广州房价的变化历程。
如果以10年作为维度,站在当下回望过去,广州房价是什么水平?当时上车的难度和现在比又是怎么样?
10年前,广州房价1字出头
现在想留在广州,到底有多难?
过去十年,广州楼市围绕“限购+限贷”,从穗二十四条、330新政,到二套房首付、人才落户,不断查漏补缺、步步紧追。
在这场漫长的拉锯战里,广州房价也开启了一路高歌的征程。
一个很现实的对比:2011-2021年,广州房价从10227元/平,上涨到33305元/平,涨幅225%。
特别是17-19年间,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,三年间均价从1.6万/㎡直接飙升到2.9万/㎡。
但是近10年, 广州人均可支 配收入涨幅仅为116%,妥妥地验证了工资跑输房价的真理。
2011年,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438元,折合月收入大概为2869元,当时房价刚好1万出头,是工资的3倍左右。
一套100㎡单位,理论上3成首付需要不吃不喝9年。
到了2021年,月均收入6000多,房价3万+,是工资的5.5倍,而凑首付的时间又变成了14年之久。
那么,在广州有房子的人又有多少?
据央视新闻报道,2021年广州实际管理人口已达2200万,但拥有自有住房的户籍人口仅958万,自有住房比例为43%。
也就是说,数千万人背井离乡来到省城奋斗,能成功上车的其实连一半都没有。
10年来,广州哪里房价上涨最猛?
再来细化看每个区的情况,近10年谁涨得最猛?是不是买在哪里都赚爆了?
经统计后,各区大致成绩如下↓↓↓:
从10年代开始,中心区全部迈入万元时代。
无论基数还是涨幅,老四区都比较稳,越秀、天河更是以349%和258%的成绩承包了前二宝座。
当时珠江新城崭露头角,房价大概2万出头,如今翻了5倍有余,15万+比比皆是。
另外像金融城和天河北等核心地段,也取得不错的成绩,比如骏景花园,天河著名“老破大”,从1字头迈向7万+,整体涨幅高达328%。
越秀这边,凭借无敌的学位和地段优势,也让房价始终保持着极强的生命力,多少人挤破头也想住进去。
其中,淘金的嘉富广场,10年涨了351%,跑赢不少市区大盘。
曾经“不要河南一张床”的海珠区,随着琶洲电商总部的崛起,以及稀缺的环岛江景,房价有了质的飞跃,近十年涨幅高达241%。
相比之下,受制于产业和空间的钳制,荔湾表现得略为逊色。
10年前,老西关板块还可以与珠江新城、滨江东平起平坐,如今看来,其涨幅远远落后于它们。
昔日荔湾高价盘万科金域华府,10年涨了182%,但显然也被天河、海珠的豪宅们拉开差距;曾经广州“最贵”的荔湾广场,今天看来也成为了楼市黑洞。
近郊方面,遵循一个核心原则:越靠近天河、越靠近中心城区的越能涨。
比如白云,近十年房价涨了181%,虽然不及番禺和黄埔耀眼,但是南部区域挑出来还是很能打。
像嘉禾望岗的传奇大盘岭南新世界,10年涨幅高达261%,完全可以和天河掰手腕。
和白云一样,番禺也是靠近市区的北部涨幅可观。
诞生了八大金刚的华南板块,得益于万博CBD的发展兑现和强大的人口涌入,普遍实现了200%+的房价涨幅。
万博CBD夜景
像市桥、番禺广场等传统中心区,由于老龄老旧、发展重心不再,上涨空间就相对要弱一些。
不过和以上区域比起来,黄埔才是YYDS,没有一个是不能打的。
C位的科学城不必多说,西边的老黄埔也表现不错,我们熟知的“网红盘”黄埔花园,2011年单价1.4万/平,2021年去到6字头(未指导前真实价格),十年翻了4倍多。
远郊四子,命运不一,但都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供应量过大,跑输大市的现象。
受东进南拓的规划影响, 增城南沙吃到不少甜头。
尤其南沙,头顶自贸区光环,成了深圳人最钟爱广州的区域。十年前房价不过8千出头,如今均价已破2万5,涨了185%。
而增城,凭借不限购+13号线+新塘TOD等利好刺激 ,也走出了自己的高光时刻,近10年涨了152%。
只可惜,随着后继供应过多,规划兑现却不见起色,这两年增城房价开始慢慢阴跌。
至于花都和从化,远离广州发展大势,甚至略微跑输了工资涨幅,更适合内生市场消化。
不必太焦虑,但也别躺平
广州人均35岁才买第一套房
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当年买一套房的钱,现在只能交首付,这可能是买房人要经历的劫。
不过,我们也不用为此过于焦虑。
根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“2021年住房消费趋势报告”显示,广州人平均买首套房的年龄是35岁以上,跟“三十而立”的传统观念相违背。
受限于较高的上车门槛和调控力度,广州购房压力不少,往往需要掏空“6个钱包”才能住得体面。
不止是你,还有大把同龄人在为房子发愁,为首付奔波中。
预算有限的情况下,其实无非是两种选择:接受现实,妥协上车,或者继续攒钱,自我升值。
从过去十年,广州楼价的变化中发现选筹逻辑:
第一梯队:天河、越秀、海珠、黄埔
第二梯队:荔湾、番禺、白云、南沙
第三梯队:增城、花都、从化
虽然做房奴比做废物好,但买 错房比不买房要更可怕。
声明:1、我们所引用的所有文章、图片、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,侵删。2、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请后台联系我们删除。